审计重要性水平与会计重要性原则有区别吗?

2024-05-05 01:11

1.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会计重要性原则有区别吗?

会计是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的,对于这些信息的使用者有老板、股东、投资者也可以是银行税务局等等,如果有些人对财务并不是很懂你把所有信息都一股脑给他,他也看不懂啊,所以这时候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就体现出来了。对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要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并且是能够集中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让人看着言简意赅。
      审计的重要性水平,说白了就是允许错报的水平,当注册会计师如果要对企业进行审计时
由于现在的企业业务规模都比较大了如果使用全面审计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所以在审计中都是采用抽查,因此必然会差生误差和错误,而审计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可容忍错报越大(就是允许错的金额大一些)。当然对于企业重要性水平的评定,必须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前通过对企业内控的了解等等来进行评定,不能盲目提高重要性水平。 
    所以综上所述两个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会计重要性原则有区别吗?

2.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随着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审计重要性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中运用越来越频繁。
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

扩展资料:
判断审计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重要性的评估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意见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执业中,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重要性作出合理的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时必须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错报漏报的性质。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7、会计报表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重要性

3. 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和审计中的“重要性”有何异同?

相同点:
就是字面上的“重要性”,即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对于金额大的,影响决策的等重要性强。

不同点:
       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影响较大,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举个例子:一些金额小或者性质不重要的会计信息可以合并反映,一些金额大且性质严重的会计信息单独列示。
   
       审计中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弊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审计重要性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采用的审计方法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
举个例子:金额大的,有漏错的,异常变动的,需要估算的等,重要性强。

      总的来说,会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会计中可能出现的错弊。

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和审计中的“重要性”有何异同?

4. 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和审计中的“重要性”有何异同?

相同点:
就是字面上的“重要性”,即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对于金额大的,影响决策的等重要性强。
不同点:
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影响较大,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举个例子:一些金额小或者性质不重要的会计信息可以合并反映,一些金额大且性质严重的会计信息单独列示。
审计中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弊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审计重要性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采用的审计方法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
举个例子:金额大的,有漏错的,异常变动的,需要估算的等,重要性强。
总的来说,会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要性是针对会计中可能出现的错弊。

5.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 会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修改其相关经济决策,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不重要的。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因此,现代会计报表不可能是绝对真实,而只能是公允真实。所谓会计报表的公允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所有会计报表使用者都能允许的,不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或漏报,即允许存在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但不允许存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就是要查明会计报表中是否有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因此,会计报表审计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参考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6. 会计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你只有会了会计才能看的懂审计,1000字就算了

7.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 会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修改其相关经济决策,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不重要的。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因此,现代会计报表不可能是绝对真实,而只能是公允真实。所谓会计报表的公允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所有会计报表使用者都能允许的,不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或漏报,即允许存在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但不允许存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就是要查明会计报表中是否有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因此,会计报表审计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参考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8.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原则?

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 会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修改其相关经济决策,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不重要的。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因此,现代会计报表不可能是绝对真实,而只能是公允真实。所谓会计报表的公允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所有会计报表使用者都能允许的,不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或漏报,即允许存在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但不允许存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就是要查明会计报表中是否有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因此,会计报表审计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