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2024-05-10 05:37

1.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从历史和古籍上来看,广义的中原地区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代中原的含义较之古代有所缩小,特指河南大部及毗邻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河南中西部
黄河下游地区:河南东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

历史上的中原地区界限范围:
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
南至秦岭-伏牛山、皖北、苏北一带,
东到鲁西,
西至陇东,天水一带
其核心是以晋、陕、豫三省为中心的,这一被考古和历史文献所证明。
中原地区古都荟萃,尤以长安、洛阳、开封为盛,明缪希雍《葬经翼》曾提到:关中长安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也。河南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

历史古籍上对于中原的界定范围:

北界————————太原(中原北门)、张家口野狐岭、北京以南的河北地区
金《过晋阳故城书事》:“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晋阳即今太原)
《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元《岭北行》:“中原南北限西岭,野狐高出大庚顶”(西岭指大马群山,野狐即张北境内野狐岭)。

南界————————秦岭-伏牛山
《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之南)

东界————————淮安
《登楚州城》:”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楚州,今江苏淮安)

西界————————甘肃陇南、天水,宁夏固原、陕西榆林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入寇中原)
明《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等三边镇)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2. 中原包括那些地区

广义上讲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历史上中原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
中原在中国古语和汉语的史料和典籍中有以下含义:一是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相对于边疆地区的对应区域的称呼即中土、中州。 狭义上,指河南一带。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着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古代豫州被视为天下中心。《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大片地区,或指黄河流域。《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之“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流域,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千,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 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古代中原系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中心是古豫州。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华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扩展而有所漫延。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较先进的华夏族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夷蛮狄的周边地区,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纳入中原文化区。实际上两周时期的中原地区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还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编辑]现代含义“中原”一词,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河南省”或者“黄河中下游地区”。

3.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广义上来讲,按照省行政规划,中原地区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具体来讲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邻近的安徽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狭义来讲“中原”专指河南。通常所说的“中原”是指狭义的“中原”,即代指河南。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4.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中原地区的核心是以秦、晋、豫三省的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中原地区的范围——北界晋北、陕北、冀北一带;南至豫南、鄂北、徽北、苏北一带;东到鲁西;西至陇右。

历史古籍上对于中原的界定范围:
北界——北京、榆林、太原、张家口
《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
明《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固原等三边镇)
金《过晋阳故城书事》:“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晋阳即今太原)
元《岭北行》:“中原南北限西岭,野狐高出大庚顶”(西岭指大马群山,野狐即张北境内野狐岭)。
南界——秦岭伏牛山、淮河干流
《出师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之南)
东界——宿迁、徐州
《登楚州城》:”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楚州,今江苏淮安)
西界——陇南、天水、固原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入寇中原) 
明《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明三镇为今陕西榆林、固原等三边镇)

5. 请问中原有哪些地方

  中原 最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今天的河南省,简称“豫”,省会是郑州。河南是中华文明,华夏历史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中土”之称。河南是华夏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除了中国南北朝外,统治者皆认为把中原纳入版图的王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蒙古统治者和满族统治者皆认为把中原纳入版图的王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而不是只统治蒙古旧地或满族旧地。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先后有夏(阳城-郑州登封、夏邑阳翟-许昌禹州、斟鄩-洛阳偃师)、商(亳、南亳、殷都、朝歌)、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长达两千多年。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个,分别为夏商郐管郑韩六国故都郑州、殷商故都安阳、十三朝帝都中京洛阳和七朝古都东京开封。中原大地处于北方,辽阔广袤,自远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带,中华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通过各种渠道,在这里汇聚,因此,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汉族之间两种相互区别而又相互依赖的历史文化,在这里融合。
  从历史的发展顺序看,先秦时期的戎狄,秦汉时期的匈奴、鲜卑,魏晋北朝时期的柔然、敕勒,隋唐时期的突厥、回纥、奚,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契丹、沙陀、女真,元明清时期的蒙、满等族都在北方这块土地上有过形成、发展、壮大和相互融合的历史。“五胡”、契丹(辽)在这里有过割据称王的历史,因此,中原地域民族文化的融合浑成,不能不带有在这种自然地理和历史背景条件下所形成的双重蕴含,即:平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华夏文化与胡族文化;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这是地域民族融合,互吸优长,共同发展的结果,中原区域民族融合的特征,而且表明了其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不过位居中原的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各路诸侯群雄逐鹿,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很多民族、种族、国家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逐鹿中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特别在五胡乱华时期加速中原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请问中原有哪些地方

6. 中原包括哪些地方?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广义上来讲,按照省行政规划,中原地区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具体来讲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邻近的安徽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狭义来讲“中原”专指河南。通常所说的“中原”是指狭义的“中原”,即代指河南。

7. 中原究竟有多大?


中原究竟有多大?

8. 中原到底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