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坑乡的乡镇概况

2024-05-21 15:53

1. 长坑乡的乡镇概况

长坑 地理条件优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长坑茶叶久负盛名,国家级茶树良种大叶乌龙就发源于此,产茶历史悠久。境内峰峦竞秀,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泉甘土赤,空气、土壤、水质不受污染,茶叶品质优良,是发展绿色茶叶食品的理想之地,十分适宜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的栽培和制作。长坑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清道光年间,安溪长坑(时为泉州府金田乡)王家高祖母徐雪娘,携儿子王天来儿媳林谨,带着大叶乌龙茶苗,从家乡出发,渡台登岛,来到台北直潭山上垦荒种茶,以为生计,繁衍生息,至王永庆一代,成为一代“经营之神”,传为佳话。茶中良种大叶乌龙发源于同发山麓、名刹泰湖岩附近长坑乡珊屏村,已得到各方证实 。作为安溪乌龙茶的主产区,长坑铁观音一直是安溪县国家金奖产品“凤山牌”铁观音的主要原料,受到国内外茶商的赞誉。除了茶叶外,长坑乡农业还有众多的名优特产。由于长坑历史上岩浆活动的积淀,花岗岩、高岭土、泥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易于开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坑乡发展经济提供有力的后劲。长坑山明水秀,胜景天成,并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观光茶园和生态农业已成为长坑茶乡新的旅游亮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点是长坑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长坑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尤其是几年来,长坑乡党政领导抓住时代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切实抓好以茶叶、畜牧、水果、林竹、食用菌生产为主的五大基地建设,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以茶叶加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是长坑的支柱产业。为此,长坑乡积极做好茶文章,以茶为媒,以茶引商,以茶兴乡。乡党委政府一手科技兴茶抓质量,一手市场兴茶搞拓销,1999年以来,长坑乡已举办多届安溪县“长坑杯”茶王赛,大大提高长坑茶叶的知名度。1999年长坑茶叶参加安溪香港茶王赛获得银、铜奖和优质奖,长坑茶叶走俏四方。为了方便茶叶贸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长坑茶叶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全乡现有茶园近4万亩(其中铁观音茶园2.5万亩),已建成绿色铁观音茶叶基地1万亩,年产茶3500吨,茶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茶业的发展也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引起外商投资热情。

长坑乡的乡镇概况

2.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的一个美丽的乡村。长坑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全村现有人口2230人,17个村民小组,党员52名。

3.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村下辖长坑、西坑、溪尾等三个自然村,位于下白石镇西南部,距城区72公里,东与下白石双岩禅寺山村交界,西与宁德八都、漳湾隔江交界,南临500吨级码头,北有高速公路、铁路贯穿,耕地面积359亩,山地面积1300亩,林地面积700亩,海滩面积600亩,全村人口550人,其中畲族246人,占全村人口的44.6%。2008年人均纯收入4952元。

长坑村的介绍

4.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村位于洪一乡长坑村位于瑞昌市西北边陲,东与我市花园乡相连,南与肇陈镇毗邻,西同湖北阳新县洋港镇接壤,北与湖北阳新县木港镇傍山相依,系我省西北端边徼之地,距市区67公里。全境四面山峰高耸,中间垄畈相间,东高西低,丘陵起伏。山河毓秀,物阜地灵,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小山竹和芒杆等储藏量大,开采前景广阔。村内山多地少,水资源丰富。农业以种水稻、红薯为主,苎麻是其特产。欢迎大家来本村参观

5.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乡政府驻地,海拔660米。相传因地处窄长的山谷而得名。村委会设在大坂,辖12个村民点。该村有八景:即石璧龙腾焕彩章(石壁寨,又称铁甲将军);达摩狮踞隐奇光(圩后达摩岩,又名狮仔峰);浮图环市江陵少(长坑街上、下街);孩儿守溪日月长(指孩儿坝);铁仑夜光能照乘(铁仑山),岱山春影正朝阳(华美祖宇);仙人骑鹤千秋炳(指来龙山);法主驱邪万古扬(指华美灵圣宫)。

长坑村的介绍

6.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村地处寮步西南,全村面积180公顷。现有常住人口800余人,外来人口180人。70米宽的西南公路横跨我村辖区内,新建的莞深高速公路有两个路口在我村内,极大缩短了到深圳、广州的时间。改革开放前,是一纯农业村,大部分群众以务农为主,改革开放后,调整方向,群众基本都在工厂上班,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左右。土地资源丰富。现有外资企业4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再建立两个工业区:一个东区、一个西区。东区主要接纳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西区主要接纳一些大中型的民营、外资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村有95户435人,耕地总面积1530亩。2003年,全村有243户,总人口858人,其中男性433人,女性425人。外来暂住人口580人。

7. 长坑村的介绍

长坑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郭巨片区,峙头半岛,与长浦村,双屯村,光明村,中宅村同乡,长坑村离最近的公交车站点约有20公里。村里的一切,依旧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模样。村常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主要农产品:榴梿,芦笋,葡萄柚,卷心菜,黄椒,山药,蕃茄,无花果,奇异果。

长坑村的介绍

8. 长坑乡的历史沿革

长坑在隋唐朝代属南安县地,在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安溪始置小溪场时,则属小溪场辖地,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置县时隶属清溪县,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改“安溪”时,长坑一直属安溪县地,区划为金田乡还集里(11、12都),沿用到明嘉靖元年(1522年),还集里析为还一、还二里,今长坑乡属还二里,一直沿用到民国21年10月(1932年),全县划为6个区,开始设有“长坑区”,辖还一、还二、感德、常乐4个里。民国25年(1936年)7月,长坑区改为“第三区署”,领西南镇、剑义乡、感桃乡、福珊乡和蓝进乡。民国30年(1941年)1月,第三区更名为“第二区”,民国31年(1942年)4月,第二区改为“长康区”。民国34年(1945年)1月,长康区撤销,属“崇新区”所辖,同年10月崇新区撤销,长坑设“长卿镇”,而今的福春、水缸、珊屏、田中、三村等村属福珊乡,祥泉村属蓝进乡。1949年9月20日安溪县城解放,正式成立安溪县人民政府,沿用中共地下游击活动划分区域,长坑设“长康区”,辖长卿镇及蓝进、福珊、多卿、潘桃等5个乡镇,同年12月长康区改为“第五区”,辖长卿镇及尚卿、蓝进、乐德乡。1950年4月,全县区域调整,仍为“第五区”不变,辖长坑、剑斗、感德、翰卿、龙居、温泉等6个乡镇,29个小乡。1952年7月全县区域划为14个区,长坑为“十一区”,辖13个乡镇。1955年9月十一区改为“长坑区”,辖17个乡,十四区改为“珊屏区”。1956年6月,全县12个区并为7个区,长坑区辖今长坑、蓝田、祥华、感德、桃舟等25个乡镇。1958年2月,撤销7个区公所,划为28个乡镇,长坑设长坑乡,辖6个小乡。1958年11月,取消乡建制,全县重新调整成立9个人民公社,长坑设“长坑人民公社”,辖今蓝田、祥华、长坑40个大队。1961年8月,全县区域再次调整,设8个区,长坑设“长坑区”,辖14个小公社。1965年4月,撤销区建制,长坑区划分为长坑、祥华2个公社,长坑公社辖30个大队。1981年11月,长坑公社析为长坑、蓝田2个公社,长坑公社辖22个大队。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开,长坑公社改为“长坑乡”,今辖有26个村、1个居民组、1个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