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老太太结局

2024-05-16 02:30

1.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

《知否知否》明兰祖母最后的结局非常好,晚年得到了如同亲孙儿、亲孙女一样的照顾。
因为林小娘的事情大娘子对老太太是有些怨言的,所以在康姨妈教唆她给盛老太太下毒的时候,她没有拒绝,万幸的是老太太被救了回来,盛纮怕丢人想息事宁人,明兰却一定要给祖母讨回公道。最后康姨妈被送进了慎戒司,而大娘子被长柏送回老家的祠堂思过了。
中毒风波让祖母对盛家极其失望,正好长柏此时要去其他的地方任职,便带着祖母一起离开了盛家,祖母在长柏和海氏的奉养下日子过的很舒适,一直活到曾孙女都嫁了人。

王家祖母的结局:
王老太太是一个偏心的母亲,这一点从她在处理康姨妈这件事就可见分晓。作为朝廷的诰命夫人,王家是无比风光的,然而她却没有大智慧和格局。同样是亲生女儿,康姨妈心胸狭隘,而王大娘子却坦坦荡荡,命运截然不同。
因为跟顾廷烨作对,王老太太选择了站在太后这边,最后却被管家扳倒了,也被撤掉了诰命的头衔。最疼爱的女儿康姨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儿子也惨死,作为母亲面对这样的结局,王老太太应该是心碎的。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

2. 《知否》盛老太太有多睿智?

盛家祖母盛老太太,勇毅侯家独女,自小在皇宫在大。有本事也有见识。盛老太太有多睿智?单从盛家长子盛长柏大婚后,立刻带孙女明兰回宥阳老家就能看出来。

盛老太太在这个时候带明兰回老家,说是探望生病的长房老太太,其实是一箭多雕的良策。要讲清楚盛老太太的睿智,就要先从柏哥儿婚前的盛家和明兰的处境讲起。
此前的盛家和明兰各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是,盛纮因为枫哥儿胡言乱语,被官家留在皇宫两天一夜,还是得亏明兰的“纯臣论”救了盛家一族免遭抄家之祸。盛纮被困期间,小娘林氏未经主公主母授权,私卖田产,差点被主母王氏卖给人牙子。林氏为了报复,爆出王大娘子私放利钱、贴补娘家。两方双双大过被罚,盛纮不得不请盛老太太来管家。盛老太太推荐全家最小的女儿明兰来暂代管家。

二是,在永昌伯爵府吴大娘子的马球会上,明兰为了帮好友嫣然赢回亡母遗物,与齐国公家小公爷齐衡打了一场马球。原本是齐衡自己要上场帮忙的,但因为齐国公小公爷和五品小官盛家庶女地位差距太大。人人都耻笑盛明兰眼高于定,不知羞耻。明兰一时成了整个汴京的笑话。

盛老太太在柏哥儿大婚后,带明兰回宥阳老家的几大好处就这样显现出来了。
名正言顺的归还官家权。
柏哥儿的新妇海大娘子已经进门了,盛家的管家权还在小姑子明兰手里就显得不合理了。儿媳妇都进门,婆婆王大娘子的身份地位自然要抬一抬,不说非要摆婆婆的款,总不能被儿媳妇瞧不起,被亲家海家笑话盛家没规矩吧。但是明兰管家管的好好的,突然就拿走明兰的管家之权,也会让下人笑话明兰不过就是个傀儡。但是明兰回老家,自然就要重新选个人来管家。不管是主母王大娘子还是儿媳海大娘子来接手管家权,这是盛纮的事。但总归过渡的合理,皆大欢喜。
带明兰避开风头,外出散心
此时的明兰已经是整个汴京的笑话,只要她出门,人人都嘲笑她。若她不喜欢齐衡,明兰假装听不到就好了。可她又真心很喜欢齐衡,听着别人如此议论两人的关系,着实心凉难受。明兰根本没有办法出门见人,只能整天窝在房间里。可老太太怕明兰憋出的好歹来,带她离开汴京,离开京城里的风言风语,去没有那么多规矩和压力的宥阳放松心情。也让明兰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和齐衡的关系。
把明兰改记在大娘子名下
明兰已经到了议婚的年龄。不论才智样貌还是投壶马球,明兰都是非常出挑的。当家理财也是一把好手,从小盛老太太就是按照当家主母培养的,完全可以找一个高门大户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奈何明兰只是个庶女出身,好的门户大多不会选择庶女为主母。到宥阳老家祠堂,将明兰改记在大娘子名下,对外就可以宣称是嫡女。议亲的时候,也有更多的选择。
增加明兰和贺弘文的相处机会
贺弘文是祖母亲自为明兰挑选的未来夫婿,贺家虽然不算什么高门大户,但也算富裕。家里人员比较简单。贺弘文从小看着祖母辛苦支撑全家,最能明白后宅女人的不易,能心疼未来的媳妇。之前贺弘文和明兰也见过一次,相互印象都不错。但是在京城深宅见面不易,也容易被人议论。但是在宥阳老家,贺老太太给长房盛老太太看病治疗,一切就合情合理了。

3. 你知道原著《知否》里盛老太太是什么时候死的吗?

并没有38岁就死了。
原著小说里明兰晚年时得过一场大病,随时都可能死去,一辈子铁骨铮铮的顾廷烨哭得像个孩子,那个时候两个人已经六七十岁了。
两个人有四个儿子,外加蓉姐一个女儿,一家人在蜀中逍遥自在。

角色形象:
明兰年幼的时候,由于亲生母亲被人害死,所以被祖母养在身边。跟着祖母学习了很多的东西,明白了如果想为母亲报仇,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活下去,只有等仇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的时候,才能报仇成功。
她处处隐忍,在外人面前是一个让人无可挑剔的盛家六姑娘。实则内心对自由充满了渴望,她不喜欢女红,她喜欢打马球。不喜欢梳妆打扮,喜欢睡懒觉,但是她不能表现出来。
在嫁给当朝新贵顾廷烨之后,成为了当家主母,不仅把整个侯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对于顾廷烨在朝廷上的事情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你知道原著《知否》里盛老太太是什么时候死的吗?

4. 《知否》中,王老太为什么会如此偏爱康姨母?

一、康姨母是嫡长女康姨母是王老太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嫡长女。古代,嫡长女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嫡次女虽然也是嫡女,但是比起嫡长女还是要低一些。贵族联姻,第一选择都是嫡长女。
另外,康姨母长得最像王老太,而且从小相貌就好,又聪明伶俐,非常的讨人喜欢,王老太自然对康姨母要更加偏爱一些。

二、康姨母从小跟在王老太身边长大虽然王老太有三个孩子,二女一男,但三个孩子中一直跟在王老太身边的,其实只有康姨母一个。王老太在年轻时曾跟着王太傅到地方上任,没有办法把三个孩子都带上,于是就带上了康姨母一个。
盛家大娘子交给了叔父代为教养,儿子就放入了太学院中学习。盛家大娘子一直跟着叔父身边,直到10多岁才重新回到王家老太太身边。
等到盛家大娘子回到王老太身边时,基本道理都已经懂了。所以,盛家大娘子的性格善良,没有心机,和王老太、康姨母没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都看不出是一家人。

正是由于王老太一直偏爱康姨母,才养成了她骄纵、无法无天的性格。心狠手辣,只要是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都想要除去。为了从妹妹身上搜刮更多的钱财,竟然挑拨盛大娘子对盛老太太下毒。
康姨母这样的性格在夫家过得并不好,不得丈夫的疼爱。在她毒害盛家老太太被抓住之后,从头到尾她的丈夫就没有出现过,出现的只有她的儿子。

这说明,她的丈夫已经把她当成了弃子,不愿意为了她得罪盛家,也不愿意得罪顾二。在毒害盛老太太一事被揭发之后,康姨母从头到尾都没有悔过之心,她所有的眼泪都是因为自己被抓住而流。

5. 《知否》为何最懂盛老太太的人,其实是顾廷烨?

顾廷烨求娶盛明兰时,不得已用了些手段,华兰安排明兰与顾廷烨在袁府相见,盛明兰问顾廷烨,如果一开始就是想娶她,为何不直接去提亲。
顾廷烨说:“要结一门亲不容易,但推掉一门亲却还不太难。齐大非偶,辈分有差…什么借口都成,何况我又素行不端,你家老太太脾气拗,硬是不肯,你父亲也没法子吧。”
盛老太太的脾气拗,源于她尊贵的家世,她是勇毅侯府的嫡女,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从房妈妈的口中也可以得知,盛老太太在娘家时,光伺候的丫鬟婆子就有三十几个,风光无限。

年轻时的盛老太太,敢爱敢恨,为了下嫁盛家,不惜冒着与亲生父母决裂的风险,老侯爷拗不过盛老太太,给她准备了份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嫁入盛府,只是“有情饮水饱”抵不过岁月流年,盛老太太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那个时代里,是无法实现的。
盛老太爷宠妾灭妻,导致盛老太太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夫妻俩反目,盛老太爷离世后,勇毅侯府为盛老太太安排了一门亲事,只要她肯嫁过去,能平安和顺过一生,但脾气拗的盛老太太,选择留在盛家,全了自己与盛老太爷的那份情意。
一心一意抚养盛紘的盛老太太,为了盛紘的前程,求取世代簪缨世家的王氏之女,因此还得罪了娘家。
盛老太太为了盛紘的仕途,用自己的嫁妆为他上下打点,盛紘终于出人头地了,却又干出了和他爹一样的事,娶了林姨娘,嫡庶不分,又在盛府里再次上演宠妾灭妻的戏码。
而林姨娘名义上是盛老太太的养女,王氏因此和她这个婆母生了嫌隙,婆媳俩一个月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可王氏回回都是冷着脸,脾气拗的盛老太太自是不愿解释的。
盛老太太说:“热闹自在心里,人心若是荒了,装扮得再热闹无用,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
于是,盛老太太便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直到收养了明兰。

盛老太太对于明兰,有一种补偿心理,她倾尽毕生所学来教导明兰,夫婿也帮她细细挑选,最初看上贺弘文,就是他从小到大没有纳妾的思想,盛老太太就是想要明兰过得幸福,最好是能“举案齐眉,一生一世一双人”。
后面盛明兰嫁给顾廷烨,盛明兰把自家丈夫当东家一样侍候,顾廷烨面对明兰的知书达礼很不开心,他感受到明兰对自己的不爱,夫妻俩闹别扭。
盛老太太劝阻明兰,她是个有福气的人,但是不要恃宠而骄,盛老太太怕明兰走自己的老路。
同为将门之后,盛老太太经历的种种以及对盛明兰的良苦用心,顾廷烨都懂,这都得益于顾府里捧杀自己的那位后母和哥哥。

《知否》为何最懂盛老太太的人,其实是顾廷烨?

6. 在《知否》中王老太太对康姨妈如何?

看过《知否》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知否里面有一个很讨厌的人物,那就是康姨妈,她在剧中一直跟盛家跟明兰过不去。但其实我觉得在这部电视剧里面她的母亲王老太太对她还是挺好的。
一、一直维护她第一就是王老太太一直在维护康姨妈。我们都知道康姨妈在剧中是一个十足十的小人。她自认为是盛大娘子的姐姐,所以时常来干涉盛家的家务事,最后还利用盛大娘子给盛老太太下毒,但是整个事情被揭发了之后,王老太太赶到盛家,却把整件事情都推给了盛家大娘子。从这点就可见王老太太对康姨妈的疼爱了,因为两个都是她的女儿,他却偏帮康姨妈,把责任都推给盛大娘子,可见她有多偏心。

二、为了她告御状第三就是在康姨妈死后为她报仇。康姨妈最后在明兰产子的时候被人放进了顾府,然后趁人不备闯入明兰的房中,差点伤害了明兰。要不是顾二叔及时赶到射杀了康姨妈,可能明兰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这明明是康姨妈的错,王老太太却在得知自己女儿的死讯的时候,把顾二叔告上朝廷,想让圣上制裁他。我觉得这要是不疼爱的女儿,早就觉得很丢人不敢提起这件事情,但是王老太太却为了自己的女儿敢告御状,可见她对康姨妈的疼爱之心。

三、康姨妈的婚姻第三就是康姨妈的婚姻。从知否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盛大娘子和康姨妈两个人所嫁的人是不同的,盛大娘子在嫁给盛弘的时候,就知道盛弘有一个心爱的小妾,并且他们两个人是互相不喜欢。而康姨妈嫁的这个人是她所喜欢的人。在古代女子嫁人都是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所以盛大娘子即使再不喜欢也嫁给到了盛家,但是康姨妈却能够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由此可见王老太太对两个女儿并不公平,而是偏向康姨妈这一边,她希望女儿幸福,便依着女儿的心意嫁到了她喜欢的那户人家,只不过婚后的生活并不如康姨妈的意,才会逐渐衍生出来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其实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康姨妈婚姻生活的不幸福,所以她才会想方设法的去破坏别人的家庭,看到别人过得不好她就会高兴,这种心理其实已经扭曲了。如果她的丈夫能够对她关心一点,我想可能结局会好一点。

7.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是什么

被撤掉了诰命的头衔。
王老太太是一个偏心的母亲,这一点从她在处理康姨妈这件事就可见分晓。
作为朝廷的诰命夫人,王家是无比风光的,然而她却没有大智慧和格局。同样是亲生女儿,康姨妈心胸狭隘,而王大娘子却坦坦荡荡,命运截然不同。
因为跟顾廷烨作对,王老太太选择了站在太后这边,最后却被官家扳倒了,也被撤掉了诰命的头衔。太后、刘贵妃谋逆,最后相关的人都受到了惩罚。而王家,也是站在太后那一边,所以受到了牵连。最后,王老太太的儿子,被流放了。

王家的结局给我们的启示
1、教子当严厉
王家的没落,看似起因是康姨妈的死,其实最大的罪魁祸首,还是王老太太和王老太爷。康姨妈如此行事,害死了多条人命,最终把手都伸到盛家、顾家,差点害死盛家老太太和明兰,但是在王老太太的认知里,她的女儿还是不该受罚,她不断出面想救女儿性命。她教养儿女,丝毫不严厉,甚至不分黑白。
2、站队当站“理”
王老太太死了女儿,想去找太后帮忙,给自己一个公道。但是太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不会帮你,你自己动手,所以王老太太便自己去告发了顾廷烨。只是,这看似是王家和顾廷烨的恩怨,但经过了太后那里,就变成王家是支持太后,还是支持皇帝了。
皇帝是先帝亲封的,自然名正言顺,而太后想要谋反,另立新帝,自然没“理”。所以,王家之所以败,也是因为他们站队没有站“理”。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是什么

8. 知否:王老太太结局如何?王家的结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醒?

王舅母刚嫁入王府的时候还觉得,王老夫人是一位非常通情理的婆婆,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她进门后刚怀孕,康姨母作为小姑子,不断挑拨是非,想给哥哥房里塞小妾,王舅母当初吓哭了好几次,幸好自己的丈夫婆婆,把康姨母的话当耳旁风,自己才得以周全,可是还没笑几天,王舅母就发现不对劲了。



康姨母还没有出嫁前,闺名叫做王若与,是家里最受宠爱的女孩子,从小生得妩媚大方,所以很多人疼爱她,养成了她骄纵的毛病,一旦有人不顺她心意了,她就开始作妖,想方设法报复,王舅母刚刚就嫁进来那段时间,成了康姨母的眼中钉肉中刺,连王舅母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招惹了她。



随后的一段日子,康姨母处处和自己过不去,其实仔细想想,王舅母也能理解:自从自己嫁过来后,王若与怕自己夺走了王家哥哥和母亲的宠爱,所以才处处和自己作对,她本来想过要原谅王若与,却没想到她变本加厉,竟然在出嫁前,强行向自己所要送子观音,这送子观音是王舅母母亲五步一拜,十步一叩从庙里求来的。



后来,康姨母更像是跗骨之蛆,不断麻烦王家,王家哥哥因为康姨母打死了人,替她收拾烂摊子导致仕途受阻,但是却不敢不管,不仅是顾着与妹妹的情分,更是怕母亲责骂,这些年来,王老夫人偏心至此,王舅母有苦难言,直到最后,康姨母终于被顾廷烨杀死了,但是王老夫人却拼上诰命之位,全家的前程,也要毁掉顾廷烨。



谁知道,在太后与皇帝这场对局中,王老夫人因为站错了队,导致王家几乎全军覆没,儿子遭到流放,王若弗更是被亲生儿子流放到宥阳老家,囚禁10年整,王老太太一门忠烈,王老太师更是配享太庙,却因为一个康姨母,连累得全家遭难,王舅母最恨的却不是康姨母,而是王老夫人。



王老夫人的偏心,几乎是摆在明面上,但凡她当初下狠手管教康姨母,就不会有如今的结局,王若弗和王若与是两姐妹,一个被养在王老夫人膝下,一个被养在叔父膝下,为人处事却是千差万别,王老夫人糊涂一时,被儿子记恨,被王舅母恨透,连女儿王若弗都不肯原谅老母亲,甚至原著中,康姨母也记恨自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