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是什么意思

2024-05-07 08:17

1. 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是什么意思

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意思是:
    天由阴和阳两种基本的“元素”构成,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但阴阳无常,变幻莫测,我们就称之为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其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论语释疑》之言云:“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这个定义包含了四层意思。
   一,这里指出道是无的称谓。这里指出了道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玄学派贵“无”的特征。
   二,指出道的本体作用,没有它不能开通的事物,即“无不通”;没有不以它为依据而开通的事物。他强调的是“道”的本体作用,作为本体的“无”是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当然阴阳也不例外。
   三,他指出“道”是寂然幽静而无体的,它是没有形象的,即“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四,作为无形无象的道必须通过阴阳才能呈显道始生天地万物的功用,即“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
    将其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道是“无”,阴阳是“有”,所以,阴阳不是道。另一方面——道不能脱离阴阳而存在,讲“一阴一阳”就是为了把握道,道的功用的呈显是借助于阴阳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含义。

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是什么意思

2.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3.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很多人迷迷糊糊以为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一阴,一阳,就构成了道。这是很不确切的。米鸿宾《大易识阶》中对这句话作了很认真的注解。

  “阴”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原义表示山之阴面或云遮住了阳光。关于阴的注释有:《说文》曰:“水之南,山之北也。”《太玄》谓:“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管子?心术上》:“阴者静。” 《尚书今古文集解?洪范》:“阴,降也。”《礼记?曲礼上》孔疏:“阴,卑也。”《战国策?秦策》高注:“阴,小。”王逸注《楚辞》:“阴,臣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真藏也。”《春秋繁露?基义》:“阴者,阳之合也。” 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阴为柔。” 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阴,偶数。”等等。

  “阳”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原义表示高明。关于阳的注释有:《说文》:“阳,高明也。”《禹贡》:“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周礼?考工记?轮人》贾公彦疏:“向日为阳。”《礼记?曲礼上》注:“阳,尊也。”《礼记?曾子问》郑玄注:“明者曰阳。”《左传?僖公十五年》:“外为阳。”《庄子》成玄英疏《达生》:“阳,显也。”;《人间世》:“阳,刚猛也。”《太玄经?玄告》:“阳动吐,阴静翕。”《玉篇?阜部》:“阳,清也。”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阳为刚。”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阳数奇。”

  阴阳思想约萌芽于殷周之际,阴阳二字在文献中首见于《诗经》。《诗经?公刘》云:“相其阴阳。”即是指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日光的地方为阴。但,那时的阴阳还没有对立属性,用的都是原义。

  渐渐地,阴阳的概念开始增大,开始“互动”, 开始成为了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和方法。最简单的称法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是,这句话很多人都没有闹清楚,主要是因为不知晓里边“一”字的真实含义。在这里,“一”并不是一个数词,其本意是“所以”。所以阴所以阳,构成的是一种互相交替循环的动态状况,这才称其为道。再说得直白点,阴阳不是道,阳了又阴阴了又阳的这个过程才是道,一如朱熹所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黎靖德在《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的解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若只言阴阳之谓道,则阴阳是道。今曰‘一阴一阳’,则是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阴阳是气,“通天地者一气耳”,而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也是宇宙的总规律。
(《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
《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一奇一偶之谓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不测之谓神,即阴阳不测之谓神.(春秋战国,张载)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4.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两句

当我们把太极"分而为二"时,这里说的"二"就是"两仪",这就是"太极分两仪",或"太极生两仪".

因为太极都是奇数,所以两手无论怎样分两仪,一只手上是奇数,另一只手上是偶数.这就是"一奇一偶之谓道".但左右手哪边是奇数,哪边是偶数,变化莫测.因为,奇偶变化只有1根之差,人的手和眼不能马上分辨或感觉出来,所以只有等数完了之后才能知道.因为人的手和眼不能控制奇偶的变化,所以迷信的人认为是神仙在控制奇偶的变化.这就是"奇偶不测之谓神"在八卦中,奇数代表阳数,偶数代表阴数.所以,一奇一偶之谓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不测之谓神,即阴阳不测之谓神.

5.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当我们把太极"分而为二"时,这里说的"二"就是"两仪",这就是"太极分两仪",或"太极生两仪".
因为太极都是奇数,所以两手无论怎样分两仪,一只手上是奇数,另一只手上是偶数.这就是"一奇一偶之谓道".但左右手哪边是奇数,哪边是偶数,变化莫测.因为,奇偶变化只有1根之差,人的手和眼不能马上分辨或感觉出来,所以只有等数完了之后才能知道.因为人的手和眼不能控制奇偶的变化,所以迷信的人认为是神仙在控制奇偶的变化.这就是"奇偶不测之谓神"在八卦中,奇数代表阳数,偶数代表阴数.所以,一奇一偶之谓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不测之谓神,即阴阳不测之谓神.

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6. 如何理解“阴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很多人迷迷糊糊以为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一阴,一阳,就构成了道。这是很不确切的。米鸿宾《大易识阶》中对这句话作了很认真的注解。

  “阴”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原义表示山之阴面或云遮住了阳光。关于阴的注释有:《说文》曰:“水之南,山之北也。”《太玄》谓:“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管子?心术上》:“阴者静。” 《尚书今古文集解?洪范》:“阴,降也。”《礼记?曲礼上》孔疏:“阴,卑也。”《战国策?秦策》高注:“阴,小。”王逸注《楚辞》:“阴,臣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者,真藏也。”《春秋繁露?基义》:“阴者,阳之合也。” 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阴为柔。” 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阴,偶数。”等等。

  “阳”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原义表示高明。关于阳的注释有:《说文》:“阳,高明也。”《禹贡》:“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周礼?考工记?轮人》贾公彦疏:“向日为阳。”《礼记?曲礼上》注:“阳,尊也。”《礼记?曾子问》郑玄注:“明者曰阳。”《左传?僖公十五年》:“外为阳。”《庄子》成玄英疏《达生》:“阳,显也。”;《人间世》:“阳,刚猛也。”《太玄经?玄告》:“阳动吐,阴静翕。”《玉篇?阜部》:“阳,清也。”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阳为刚。”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阳数奇。”

  阴阳思想约萌芽于殷周之际,阴阳二字在文献中首见于《诗经》。《诗经?公刘》云:“相其阴阳。”即是指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日光的地方为阴。但,那时的阴阳还没有对立属性,用的都是原义。

  渐渐地,阴阳的概念开始增大,开始“互动”, 开始成为了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和方法。最简单的称法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是,这句话很多人都没有闹清楚,主要是因为不知晓里边“一”字的真实含义。在这里,“一”并不是一个数词,其本意是“所以”。所以阴所以阳,构成的是一种互相交替循环的动态状况,这才称其为道。再说得直白点,阴阳不是道,阳了又阴阴了又阳的这个过程才是道,一如朱熹所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黎靖德在《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的解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若只言阴阳之谓道,则阴阳是道。今曰‘一阴一阳’,则是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阴阳是气,“通天地者一气耳”,而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也是宇宙的总规律。
(《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
《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一奇一偶之谓道,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不测之谓神,即阴阳不测之谓神.(春秋战国,张载)
满意请采纳。

7.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是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阴、阳:指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阴,又有阳,这就是道,即事物发展的规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定义概述

循环不已乃道也,问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太极否,曰阴阳只是阴阳,一乃是太极,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
天一坎数,由一生二,阴阳合德,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子一丑二,于天象为日月。
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也有表示:道即为:“人道天道事道”。大家要顺应自然,顺应道。万事万物。一阴一阳也就是人类狭义的所定义的对错,成败,快慢,高低,大小,明暗……等等组成起来才为道。不可过于纠结于此。我们应该承应天道,理解人道,体会事道。不是认命,更不是无为。而是要按照这个规律好好的应用。好好的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是什么?

8.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是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阴、阳:指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阴,又有阳,这就是道,即事物发展的规律。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定义概述
循环不已乃道也,问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太极否,曰阴阳只是阴阳,一乃是太极,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
天一坎数,由一生二,阴阳合德,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子一丑二,于天象为日月。
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