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了吗?

2024-05-10 15:32

1.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了吗?

12月16日电今年以来,AI热潮不断涌现。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业界普遍认为,《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5日,业内再次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界认为,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AI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据了解,目前,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联想、华为、京东等企业也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产业界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不大,在不少细分领域还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15日,恒生电子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智能投顾作为新兴的财富管理方式,近年来在券商行业渐渐兴起。不只像恒生电子这些为券商提供IT技术服务的企业,开始参与智能投顾的竞争,近期多家大型券商也相继推出了自家服务APP的智能化应用模块,如国泰君安证券的君弘灵犀、光大证券推出的智投魔方、平安证券的AI慧炒股。

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刘曙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投顾的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过程,用模型和策略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但因为现在有了投资者行为数据的收集,可以用机器学习来更好地了解风险偏好,即做用户画像,包括人脸识别、语义识别、语音识别,这样的人工智能手段使得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今年防风险、强监管的主基调下,多省市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恒生电子还推出了一款专门辅助地方金融监管的智能监管工具产品——“智能金盾”。
“该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综合监管三个模块,可以对金融监管需要的舆情、资金、产品、交易、企业信息,进行全流程、智能化的监控”,相关产品负责人还介绍道,由人工智能分析以往发生的金融风险案例数据,结合金融政策,可以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提供风险分析模型,帮助对监管对象的金融行为进行评分评级等风险预警措施,最终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了吗?

2.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提出哪些主要任务?

12月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计划》还提出,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手段,加强部省联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联想、华为、京东等企业也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产业界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不大,在不少细分领域还处在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3.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了吗?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了吗?

4.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布局?

2016年全球科技巨头人工智能投资已达300亿美元,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但仍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方面差距较大。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布局?万钢说:“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大协作。”


——15部委形成合力。15个部门构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应运而生,着力推进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布局。

与此同时,打造国家级专家库。等27名顶级专家在内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委员会也宣布成立。
“从前瞻的角度聚集集体智慧,对一些人工智能的方向性、专业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潜在性的研究,为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重大决策提供进一步的咨询和评估。”中科院院士、潘云鹤说。

——两种属性高度融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万钢讲了一个故事,“好多老外好奇地问我,你们第四代移动通讯是怎么弄起来的?他们觉得很迷茫。我说很简单,从世博会开始我们就在做试点,然后在杭州、广州搞实验区。等经验慢慢成熟了,再搞几十个城市,最后实验区差不多覆盖所有地区,不就这么解决了嘛。”
——开辟六个“跑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六大任务。

潘云鹤说,以前只有技术层面一个跑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原有跑道外又增加了五个跑道,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选择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五个主力方向,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进行系统性、前瞻性任务布局。
发展新思路,创新新中国。

5.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即将发布?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规划即将发布,力争使之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与会的院士专家和业界代表普遍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给人类经济、社会与生活带来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智能操作等特征。
“与所有的颠覆性技术一样,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引导。”万钢介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开始支持人工智能和相关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在图像识别、智能芯片、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中文信息处理、语音识别、生物特性特征识别等领域世界领先。



权威人士坦言,我国的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差距较大,人才储备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我国重视人工智能在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和挑战,正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走上安全发展轨道。据介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要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基础设施,二是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强化政策储备、重视风险防范,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参与人工智能全球发展的统筹协调。
希望人工智能早日进入我们的生活,也希望祖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走入国际前列。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即将发布?

6. 2018,人工智能行业将如何走向

要说2018最热的一个行业是什么?那么肯定有人工智能这一项。
自从百度的李彦宏开始写了一本书,叫智能革命,开启了智能工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投身到了人工智能的行业中,波及了整个行业,不限于新兴的,还有一些传统行业,全部转入到了人工智能的浪潮当中。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给人工智能提供了便利的基础设施,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以光速在前进。

比如喜马拉雅音频节目推出的小雅音箱,就是一款人工智能产品,他通过人机对话,搜索你想听的音频节目,同时这个小音箱也可以跟人进行互动,跟你聊天儿,告诉你天气情况,让你注意事项,等等一系列有趣儿的人工反应。这就是一款人工智能走进家庭的一款产品,在发布当天就突破了5万台的销售量,一经发布就成为了爆款,虽然它的价位略高于其他的智能联想,但是他竟然能够站稳,靠的就是口碑,靠的是品牌,靠的是服务。
所以未来人工智能的方向可能更看重的是相应的服务配套,如果你的服务配套能跟上来,那么将在市场上会占有很有利的位置。


喜马拉雅的小雅音箱之所以这么火爆,主要就是基于他这个平台的音频节目很有质量,他积累的用户很多,因为用户的认可,结合着智能音箱的推广,形成了爆款,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微信公众号:软件萌妹子
绘画界里最会玩软件的,写作圈里最爱玩软件的,妈妈圈里最能玩软件的。用小白的方式,分享职场、应用心得,你还等什么,过来聊吧。

7. 人工智能产业将寻求哪三方面的突破?

未来将扎实推进理论发展,加强新技术整合能力
如今,“智能+”社会已步步临近,社会各界也正积极勾勒未来社会图景。国外人工智能巨头动作不断,在基础技术、应用领域方面都有诸多突破,可以总结为三点:基础研究能力强、跨界创新密集、人才红利持续发挥。

我国在深度学习、识别技术等领域实力突出,在人工智能市场应用层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基础技术、产业链跨界协同、核心人才培养方面则存有短板。业内专家呼吁,未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和学界应重点关注以上三项弱点,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补足短板,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基础层研究成人工智能“硬指标”
人工智能研究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美国在技术难度大、技术带动效应强的基础层方面,不断取得研究以及实践进展;而中国在基础层方面能力稍弱,在技术层和应用层发力更多。
基础层主要指处理器、芯片等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能力;技术层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平台等通用技术;应用层是指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实际应用主体。
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使得美国大公司纷纷进军基础层的研究。以芯片为例,美国的芯片制造企业英伟达推出了世界首款120万亿次级处理器Volta V100 GPU,可以将机器学习指令传达的效率从几周的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帮助客户更加快速地迭代并优化各自产品的上市时间。过去3年中,英伟达为深度学习提供了10倍的性能加速,被评论界称为“摩尔定律的平方”,保持目前的性能提升速率,到2025年,GPU将可实现比CPU快1000倍的性能。

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等最初并不研发芯片的公司,也开始发力芯片和处理器,这使得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基础层研究地位进一步增强。微软公司公布了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项目,展示了一款专门为微软增强现实眼镜HoloLens打造的新型芯片。谷歌已于2016年宣布了其深度学习芯片的研发,并声称,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爆发,高性能处理器TPU已为公司省下了打造15个新数据中心的成本。谷歌同时在与生物公司合作开发高效计算DNA信息的芯片。2017年4月,苹果公司宣布苹果将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芯片,进一步掌握产业链主导权。消息一出,苹果芯片供应商英国公司Imagination的股价应声暴跌。
但是,中国在芯片基础研发领域仍然落后于美国企业,对进口芯片的需求居高不下。
从事计算机视觉识别的中国公司“旷视科技”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经理谢忆楠表示,在图像识别领域,公司同时应用英伟达和英特尔的芯片,目前还没有国产芯片能够完全取而代之。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也承认,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原创理论创新、基础人工智能研发能力还不太够。中国学者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表示,在PC电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都错失了如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性技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迎头赶上。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资金投入相对有限且分散,高端市场长期被外资企业占据,很大程度上以依托进口零部件和本体组装、集成为主营业务,虽有一定突破但基本上是被动地、跟随式发展,难以获得产业发展主动权。
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唯一的华人得主姚期智表示,中国想在2030年实现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首先要解决人工智能发展缺少理论的问题。中国在下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应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有知识产权的成果,而不是追赶别人发明的科技。
跨界融合创新为智能生态“必修课”
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和产品,而是一个整合的“生态系统”。数字技术将结合神经研究等医学领域、自动化机械臂等工业领域共同组成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
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机器人一方面会以“软件”形式融入社会,如自动翻译、图像识别等。另一方面也将通过集成“硬件”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如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正是在这种“共识”的指引下,“不务正业”几乎成为美国人工智能巨头都在做的事,从IBM、苹果,到谷歌、脸书、英伟达,所有的人工智能巨头都在尝试软件、硬件、应用场景的联通,不再单一专注于自己的传统业务,而是着眼布局未来。 2016年9月,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IBM更是组成人工智能联盟,大有形成合力、制定行业标准之意。
目前,谷歌的跨界非常广泛,跨越了芯片、机器学习平台、软件、云计算等各个领域。其人工智能学习系统TensorFlow目前是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软件平台。研发芯片起家的高通,也推出了自己的摄像头Spectra Module,旨在优化VR、AR的效果。最近,这一摄像头又添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深度检测和生物认证,用户可以通过虹膜扫描来解锁认证。
IBM中国研究院认知交互技术总监秦勇表示,IBM打造人工智能平台,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生态圈,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比如IBM的WDC(Watson Developer Cloud),已经有很多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公布出来,比如知识图谱、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性格分析、对话管理等等。在教育领域和芝麻街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小孩,用游戏的方式来做辅助学习。这一平台还和美敦力(Medtronic)合作,提前两三小时就可以准确预测一个人的血糖指标。
英伟达不仅有芯片,还发布了高效的深度学习软件平台,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的服务,其客户涵盖汽车、虚拟现实、图像识别、基因分析等各领域。电商起家的亚马逊,凭借其深度学习能力,崛起成为人工智能的巨头。去年,其发布的三大人工智能技术(图像识别、自动语音发音、语音互动)广受欢迎,中国的社群电商软件“小红书”就利用了亚马逊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人脸识别痘痘的功能。
除以技术优势加速全链条布局外,国外巨头凭借投资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占据制高点,也有部分巨头在我国建立产业基地,抢占中国市场。如微软收购位于多伦多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Maluuba,谷歌收购数据科学公司Kaggle。库卡也宣布建设中国二期厂房,继续扩大产能。
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跨界互动能力不足,部分企业存在短期套利思维。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到产品的跨越非常之困难。不同于硅谷技术公司的“一呼百应、迅速抱团”,中国企业之间的“门户之见”较深,产业链倾向于为了短期利益,维护已有的客户链条,而不会积极拥抱新产品,这使得一项技术需要投产时,找生产商就十分困难,更别提以后的推广、应用了。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认为,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风险基金来主导基础研究型公司,这对正常的创新过程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特定阶段确实需要一些特殊的措施,但无论如何要给有能力、愿意做研究的人一个安静的空间,这才是科研创新真正的源头。
王飞跃认为,很多人蜂拥而至进入智能行业,其中不乏“语言创新”、炒作概念的PPT公司,好多核心硬件还要从外国进口,企业技术能力“配不上”它的名字,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建议,围绕市场需求,加强新技术之间的整合能力,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载体。既要围绕智慧工厂、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开展细分领域示范工程,也要打造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是产业发展“脊梁柱”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依赖高素质的人才。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过去几十年来高校、科研院所没有停止过的探索,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人才的最大输出地。而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则较为稀缺。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从企业人数分布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巨大差异。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美国共有1078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78700名;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00名,约为美国的50%。分领域来看,在处理器/芯片领域,美国员工人数是中国的13.8倍,美国17900人,中国1300人。中国在技术层领域的企业人数也远远落后于美国,仅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才稍多,为6400人,是美国同领域人数的3倍。
根据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的数据,7成美国人工智能人才从业10年以上,而中国仅有4成相关人才有这样的从业经验。报告分析,这源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比美国晚,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差距。
中国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而美国是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地,基本上大院校都有人工智能专业和研究方向。根据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的人工智能全球大学排名,前20名中有16所是美国大学,这些大学源源不断地向科技企业输送人才。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人才匮乏,人工智能工程师的年薪水涨船高。博士毕业进入企业,起薪或可高达百万元,“否则根本留不住人”。而且,即便这样的人也很难“上手就用”,都要在公司经过数月至一年的专业培训。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追赶美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从论文发表数量来看,华人作者的领先优势日益明显。在“深度学习”领域,中国的论文数量从2014年开始超越美国。专家认为,人才培养是“智能+”发展的关键,而且,人才培养要与重点项目相结合,真正做到核心人才本土化、核心项目自主化。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建议,应建立机器人行业亟须的多层次、多类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同时,建立培养标准体系,运用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加深与汽车、电子、化工、消防等相关行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良好对接。
国务院2017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我国有望吸引更多人才来华从事人工智能行业。
在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中,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认为,要想让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一定要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这不仅要有技术,还涉及整个社会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等。”业内人士呼吁,要加快机器人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人机协调、跨界融合、共创分享,营造有利于机器人发展的良好生态。
瑞银研究报告显示:至2030年AI每年将为亚洲贡献经济价值高达1.8万亿至3.0万亿美元,将对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制造、零售和交通等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这些行业加起来,相当于目前亚洲GDP的三分之二。
据统计,2000至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累计增长1477家,融资规模达27.6亿美元。其中,2014至2016年三年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三年里新增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累计总数的55.38%。另据艾瑞咨询公开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元。
面对优势,还需戒骄戒躁;面对补足,还需踏实补强;我国应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争当“弄潮儿”。
未来已来,当时代的钟声缓缓敲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必须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变革中、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征程中加速前进。

人工智能产业将寻求哪三方面的突破?

8. 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

中国网6月12日讯(记者王晓霞实习记者吴雨航)打开淘宝,大数据为我们推荐合适的商品;使用讯飞输入法,语音识别能够精准的转化为文字;轻轻一按,手机便可远程控制着家中的一切;戴上VR眼镜,玩家能身临其境般体验游戏的乐趣……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近期教育部也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可见,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那么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如何?亟需解决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人工智能领域良性生态链?
中国网记者此次随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浙江,聚焦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行动。
从跟跑到领跑,并有望“弯道超车”
头上装着智能装置的大白鼠在实验员的操控下“听话的”按照箭头指示的标志行走。这是记者在浙江大学周亦卿楼实验室看到的场景。
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潘纲教授介绍,脑机融合的大鼠机器人是基于“虚拟”触觉实现运动行为的精确控制,是生物脑与机器脑融合的典型例子。通过电刺激大鼠的感觉皮层可以实现大鼠机器人转向行为的控制。该技术能够在残障康复、抢险救灾、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重大前景。
浙工大的脑机交互机器人也在接收到人脑意念下发的指令后,会做出俯身捡抹布的动作。
除此之外,高校人工智能基础研究还充分与医疗、交通、水电、电商等多个领域相结合,研究出能够解决人们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出的小水电网络化远程控制系统、基于交通大数据多元融合入与智能分析的交通控制法、智能算法+机器视觉重建人体骨骼模型与机器人关节结构模型等等。
角膜炎图像智能识别与辅助诊断项目通过12万张图像资料的数据积累为智能医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该系统的开发将起到普及提高实际诊疗水平,辅助医学教育培训和远程会诊作用,项目有望在未来几年形成立体的实用体系”浙江大学医学院姚玉峰教授告诉记者。
而在发布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总结《行动计划》取得的积极进展时提到:“在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同意并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潘云鹤院士也表示:“教育部在贯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行动中,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行动计划,相信这个计划贯彻以后,中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将从过去的跟跑状态走向并跑和领跑。”
由此可见,我国人工智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科研成果遍地开花,高校充分发挥优势给予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然而吴飞教授告诉记者:“教育部有506个本科专业,但只有4个专业是有关智能相关,却不是人工智能。中国大学生每年招进来只有0.8%的人在直接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方向。人才稀缺,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匮乏是当前面临的客观事实。”
“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培养模式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并非是“科班出身”,而是散落于计算机专业、机械控制专业、软件工程等相关学科中间。
据雷朝滋介绍,“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便是建立人工智能一级交叉学科,将分散的学科知识集中起来进行人才培养。
吴飞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不能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是要符合其他学科、其他产业应用、其他技术多交叉融合的存在”。
同时他还表示浙江大学将迈出人工智能的交叉之路。“我们有62个一级学科,以人工智能为核,以脑科学控制人为反馈医学为第一层学科链,外面再加上经济、教育、城市这样的学科链,我们想把它大致以一个核心向外进行扩散,比方说人工智能和教育学形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与医学形成智能医疗。目前在教育部的规范下,浙江大学即将论证人工智能的一级交叉学科的主题工作。”
另外,教育部《行动计划》为人工智能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导向性,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校企协同合作促人才储备升级
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培养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人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这就需要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而校企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授课与讲座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与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成立“模拟企业”。“学生能够不出校门走进企业,大大缩短了学生进企业的时间,项目由企业自己进行孵化,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万良介绍到。
“企业给我们提供设备,而且给我们项目的框架,让我们去做需求分析把这个项目建立起来,然后定期去公司汇报,最后由企业评估项目成果。如果表现优异会给我们提供正式的实习机会,算是一个促进公司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浙工大健行学院王杰同学说道。
而企业实际应用项目与高校理论研究方面是否存在“不配套”的情况?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告诉记者:“高校的人工智能研究具有前瞻性,就要做一些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更多情况下是两者是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状态。”浙江大学吴飞教授说道。
“学校优势在于具有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充裕的时间,而企业往往受制于商业目标的限制。学校能够解决企业真实遇到的问题,所以高校与企业不存在谁强的问题,而是一个互补的关系。”阿里巴巴-浙江大学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李贝说道。
据了解,阿里巴巴与浙大目前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实行“双聘”形式、阿里员工也可以到浙大读博、或者提供学生实习机会等更多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的方式。
校企协同合作一方面能够促进产学研用相融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培育更符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储备。
教育部:将研究生招生指标落到实处
发布会上,潘云鹤院士指出高校有两大优势需要不断开发,一是学科数量丰富,二是学生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而发挥高校优势一方面需要高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营造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据了解,教育部将支持高校通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加强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公园以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
“高校要把给予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量落到实处,做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教育部将并支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投入。”雷朝滋司长说道。
(图片来源:微言教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