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家长是怎样教他的小孩理财的

2024-05-17 15:05

1. 外国的家长是怎样教他的小孩理财的

目前,国外对儿童的理财商数(MQ)愈来愈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认识理财观念,并奠下财富基础。我们来看看各个国家对孩子理财都是怎么引导的。
日: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德: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美:卖玩具换收入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历史很短,所以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英: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文化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终归有一点,他们都不害怕让孩子接触钱,反而更高兴他们懂得理财,并且为此付出辛苦去教育,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教育,都有学习知识的权利,家长们可别为了传统,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哦。

外国的家长是怎样教他的小孩理财的

2. 国外小孩怎样学理财

  美国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同时也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通过美国教育部资助,全国34个州的3000所中小学生每年会参加一项储蓄计划;为美国而储蓄;计划。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此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学校也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
 
   英国:储蓄理财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官员表示,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据介绍,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按年龄段划分为小孩子专门开设的理财课程。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以下几大基本原则:
 
   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侵占要付出代价;
 
   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
 
   犹太人的理财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关于钱的最核心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

3. 求问美国父母如何教导孩子理财

即使家境困难,不到不得已,也舍不得让孩子打工,不愿意他们吃苦受罪。因此,在孩子成长求学时期,只要有任何的需要或物质欲望,父母们都会全身心地为孩子一力承担且尽量满足他们。而从笔者在美国生活期间所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我们的文化存在差异,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财方面,的确有着独到之处。
  美国父母支持独立,鼓励孩子从小尝试打工,让他们享受劳动成果。在美国,家庭不论贫富,总是让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中学习独立,以及养成“用劳力换取所得”的观念。因此,大多数美国父母的孩子们很习惯打工,小至在家洗碗、扫地或帮邻居作临时保姆,大到给其他学生做家教等等,只要是可以赚钱的活儿,都会鼓励孩子去做。在学校里,校方也会让学生在一些特定的活动中学习、体验诸如募款之类的公益活动。例如,在每年的感恩节,童子军们就会外出筹募经费。在美国,我们经常会看到拿着手工饼干或慈善餐券到住宅区按门铃兜售的小朋友。
  在笔者居住区所在的教会每年暑假也会组织短期宣传队,让年轻学生们自动参加,前往墨西哥帮助当地居民盖房子,或是到台湾教区教来此过夏令营的小朋友学英文,同时传播福音。但这些活动所需的一切费用都是要由他们自己筹募的。因此,孩子们会通过举办说明会、义卖或替身为教会成员的家长们洗车等方式来筹集这些费用。
  笔者曾为此问过一些美国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直接供应孩子所需的费用?孩子们不是在作善事吗?但这些美国父母们一致的观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这种用劳力去实现目的的生活经验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能从赚钱不易的切身体会中懂得并珍惜劳动所得的每一份回报。这样,孩子们每花一分钱都会多些思考,会更懂得把金钱运用在最值得的地方熏这对孩子们一生的金钱观会有很正面的帮助。
  让孩子们接触到钱——让孩子自己安排零用钱,帮孩子提早有计划的储蓄和消费
  教导孩子面对欲望——用自己赚的钱买心爱的东西更有成就感
  孩子们是充满好奇的,特别是在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真让人难以抗拒。当孩子向你投以渴望眼神时,父母亲不必拒绝说:“不买,太贵了!家里已经有好几个了!”来制止孩子的欲望。在专家看来,这时可以把玩具从架子上拿下来,告诉孩子这样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再问问他:“你打算怎么得到它?”之后,帮着孩子一起计划怎样存钱来购买。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量力而为,有计划地消费并且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东西。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得到”父母理财的好习惯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奉献习惯,把零用钱中一定的比例存起来作为慈善用款,当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后,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让他们亲自体会什么是“给予”以及“给予”给他所带来的感受,同时,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捐款用在什么地方、帮助了多少人、发挥了多大效果,最终让孩子真正体会并养成“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观。
  这几点美国人的做法,能够给我国的家长们一些启发,它让我们明白,教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和好管家,比替孩子赚钱,让他们坐享其成更重要。

求问美国父母如何教导孩子理财

4. 美国儿童理财是怎么样的?


5. 独到教育:美国家长如何教自己的孩子理财

目前,国外对儿童的理财商数(MQ)愈来愈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认识理财观念,并奠下财富基础。我们来看看各个国家对孩子理财都是怎么引导的。
日: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德: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美:卖玩具换收入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历史很短,所以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英: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文化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终归有一点,他们都不害怕让孩子接触钱,反而更高兴他们懂得理财,并且为此付出辛苦去教育,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教育,都有学习知识的权利,家长们可别为了传统,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哦。

独到教育:美国家长如何教自己的孩子理财

6. 美国大学生如何理财

加拿大:学生打工请银行理财
当地大学生琳娜和同学们平时有时间主要是出去打工,增加实践经验,实打实地赚一些生活费。至于打工挣来的余钱,他们会存在银行里,当地银行有一个叫money market的机构,可以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这些钱,比如拿多少存银行、拿多少买基金或者债券等等。同时当地股票市场比较专业,进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很高,单枪匹马杀进去,全身而退不容易。
而且加拿大目前也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的大牛市,那里生活比较安逸,福利也很好,跟美国股市盛行不太一样,当地居民都不大爱做冒险的投资行为,倒是购买公司债券和国债的人比较多。
美国:用父母钱炒股不可思议
在美国,大学生学习进入股市和债券市场比较常见,不过大多数学生不会整天泡股市,而是通过买基金等方式来学习理财。
美国大学生John告诉记者,美国大学生们上大学后很多人不会再伸手跟父母要钱,更不用说是要钱去炒股了,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John和同学一般会利用假期打工,挣钱后最普遍的理财方式是购买共同基金。因为共同基金市场业绩优异,而且能回避直接买股票的高风险。这些基金一般持有期三四年,不随市场波动短期进出。当然也有较激进的同学进入股市“玩玩”,但“都做好了赔钱的准备”,因为“股市风险实在太大,学生根本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成熟剖析一只股票或上市公司。”
韩国:炒股热过头担心大震荡
南大中文系研究生文灿是韩国人,提到自己国家的股市,文灿说,现在韩国也处于大牛市阶段,自己很多同学也在关注股市,不过因为打工赚钱有限,学费和生活费大多还是父母供给,所以很少有人真的去炒股。他说那里股市现在也涨得很高,国民炒股热情高涨。不过他们国家现在的股市指数也存在泡沫,如果按现在趋势发展的话,可能会和中国一样,经受牛市调整的大震荡。
积极学习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不能忘记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迷于理财与投资。
http://www.28.com/bxlc/jy/n-51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