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05-05 17:25

1. 天一阁发生变化的原因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
天 一 阁 正 门 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 四库全书 》,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 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 一统志 》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 中国 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
天 一 阁 石 雕 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黄宗羲 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 郑玄 《易经注》中“ 天一生水 ”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 康熙 四年),范钦的重孙 范文光 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发生变化的原因

2. 简述天一阁后创立,发展的历史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
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
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
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创立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
天一阁的创始者——范钦
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辞官归家之后,随着藏书的增多,亟需兴建新的藏书楼。范钦根据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语,将新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纳“天一地六”的格局,楼外筑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同时,采用各种防蛀、驱虫措施保护书籍。

3. 天一阁分别见证了什么历史?

天一阁馆藏的《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是现存最早的登科录实物,开本宏阔,纸墨俱佳,古朴雍容。由礼部刊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玉音、荣恩次第、皇帝制文、登科录文。

皇帝之言,即金口玉言,登科录中的玉音,也就是皇帝的诏书,记录了总提调官、读卷官、监试官、掌卷官、受卷官、弥封官、对读官、搜检官、监门官、巡绰官、提调官的官衔和姓名,这次廷试的总提调官,也就是总负责人,是宰相胡惟庸。
荣恩次第,即一、二、三甲的进士名单。洪武四年的这次廷试录取了第一甲进士及第三名,第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一百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的三名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在这本登科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人吴伯宗就是这场明代首试的头名状元。
它的珍贵,首先在于其记载了明代首次进士科考(也就是殿试)的详细过程。

这次廷试(也称为“殿试”)是明朝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抡才大典,地点在奉天殿,由朱元璋亲自出考题,共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参加考试的举人除了中国人外,还有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这些都可以在册页中看到。
明代科考中学校培养、三级考试、八股取士、南北分榜、政治选官等系统化制度,都可以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中窥得端倪。此外,明代科举考试对考生身份审查严格,所以,历朝登科录上都有“进士家状”,对进士本人包括其籍贯、出身、年龄、学历及其祖宗三代妻室等家庭状况有详细描述,这也是《进士登科录》的核心部分,在研究明代进士出身的人物生平上具有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价值。所以,如果你要查阅明代某位权臣的出生,不妨去登科录中试试。

除此之外,《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相比于其他登科录还多了所授官职,这是由于当时为建国之初,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故中进士者直接授予官职。这在明时历届科举考试中也是一大特例。
这部孤本文献是我们了解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凭借,当然,类似科举文献的存世稀少也凸显了它的珍贵。

天一阁分别见证了什么历史?

4. 天一阁分别见证了什么历史

 天一阁馆藏的《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是现存最早的登科录实物,开本宏阔,纸墨俱佳,古朴雍容。
  由礼部刊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玉音、荣恩次第、皇帝制文、登科录文。
  皇帝之言,即金口玉言,登科录中的玉音,也就是皇帝的诏书,记录了总提调官、读卷官、监试官、掌卷官、受卷官、弥封官、对读官、搜检官、监门官、巡绰官、提调官的官衔和姓名,这次廷试的总提调官,也就是总负责人,是宰相胡惟庸。
  荣恩次第,即一、二、三甲的进士名单。
  洪武四年的这次廷试录取了第一甲进士及第三名,第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一百名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的三名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在这本登科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西人吴伯宗就是这场明代首试的头名状元。
  它的珍贵,首先在于其记载了明代首次进士科考(也就是殿试)的详细过程。
  这次廷试(也称为“殿试”)是明朝建国后第一次全国性抡才大典,地点在奉天殿,由朱元璋亲自出考题,共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
  参加考试的举人除了中国人外,还有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
  这些都可以在册页中看到。
  明代科考中学校培养、三级考试、八股取士、南北分榜、政治选官等系统化制度,都可以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中窥得端倪。
  此外,明代科举考试对考生身份审查严格,所以,历朝登科录上都有“进士家状”,对进士本人包括其籍贯、出身、年龄、学历及其祖宗三代妻室等家庭状况有详细描述,这也是《进士登科录》的核心部分,在研究明代进士出身的人物生平上具有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所以,如果你要查阅明代某位权臣的出生,不妨去登科录中试试。
  除此之外,《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相比于其他登科录还多了所授官职,这是由于当时为建国之初,社会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故中进士者直接授予官职。
  这在明时历届科举考试中也是一大特例。
  这部孤本文献是我们了解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凭借,当然,类似科举文献的存世稀少也凸显了它的珍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