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2024-05-04 17:00

1.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寒武纪是在地质时间上约为五亿五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
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始寒武纪(五亿四千万至五亿七千万年前)、中寒武纪(五亿两千三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以及后寒武纪(伍亿五百万至五亿两千三百万年前)。

寒武纪的演化

地球开始爆发了全球性的加里东构造运动,地球各板块互相碰撞、挤压,火山喷发频繁,南、北大陆发生多次反复升降,许多地区重新又被海水所淹没。北方各大陆的相对位置较震旦纪时靠近,但互相并没有连接;南方冈瓦纳大陆逐渐连在一起,但并不是完全相连,且可能通过非洲与北方大陆相连通。
寒武纪,最主要的特征是生物界的显著繁盛和化石的大量保存。早期,气候干旱,浅海分布广泛,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之间出现在地球上,这是生物史上的第一次大发展,被称为著名的“生命大爆发”事件。从此,地球上的生物开始了大发展时期,并且空前繁盛,海水里出现了许许多多种动物,如三叶虫、头足类、珊瑚等。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2.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寒武纪(Cambrian)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2亿年前—4.85亿年。
雪球地球的形成破坏了当时薄弱的依靠阳光进行生存的生态系统,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命的机遇。
在雪球内部,生命的传递依旧在延续着,冰层之下仍然有液态水。而海底热泉等为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庇护与保障。
看似毫无生机的“雪球”内部,却正在孕育着对整个地球演化史都举足轻重的一次大爆发。随着板块运动的进行,岩浆活动使得CO2含量显著升高,雪球渐渐消融,便迎来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寒武纪。
它是地球演化进程中显生宙的开端,此时最后一个全球大冰期(雪球地球)仅仅结束了数个百万年。它是漫漫地球演化岁月中第一个生物物种大爆发的时代,引领了大多数现代动物门类的发散。

寒武纪阶段划分
在传统的岩石地层学上将中国寒武纪生物地理分布图寒武纪三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
但是根据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新要求,国际上使用了新的年代地层学的寒武纪四分法来取代三分法,即:纽芬兰统,第二统,第三统,芙蓉统。
纽芬兰统和第二统内又各分为两个阶,第三统和芙蓉统各分为三个阶。

3. 有寒武纪吗?


有寒武纪吗?

4. 寒武纪是谁啊

寒武纪(Cambrian)是距今5亿7千万年前-5亿1千万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寒武纪是显生宙(Phanerozoic)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大约50个门的大量多细胞生物(包括几乎所有现生生物的祖先)快速出现,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这一时期,最繁荣的生物是节肢动物三叶虫,其次是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棘皮动物和腹足动物。寒武纪的生物形态奇特,和地球上的现生生物极不相同。最古老的鱼种也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耳材村海口鱼(Haikouichthys
ercaicunensis),该化石发掘在澄江动物群。
此时在潮湿的低地可能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类的低等植物,但它们还缺乏真正的根茎组织,难以在干燥地区生活。寒武纪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
寒武纪是最早的地质时代,下一个纪是奥陶纪。

5. 寒武纪是谁啊

寒武纪(Cambrian)
  寒武纪是在地质时间上约为五亿五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始寒武纪(五亿四千万至五亿七千万年前)、中寒武纪(五亿两千三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以及后寒武纪(伍亿五百万至五亿两千三百万年前)。

寒武纪是谁啊

6. 寒武纪大爆发

“寒武纪大爆发”这一词源于英文“Cambrian explosion”,是指寒武纪初期多门类生物的大规模的突然出现。达尔文曾注意到这个现象,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已经建立起来的进化论就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1.小壳化石
小壳化石是指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开始出现,在寒武纪初大量繁盛和分异,个体微小,具有硬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它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单元名称。小壳化石包括软舌螺、似牙形石、软体动物、可能与腕足类有亲缘关系的双壳瓣化石以及大量多种生物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锥石类、叶足类等)。发现于西伯利亚地台、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伊朗、东欧地台、东南欧、北美、澳大利亚、非洲和南极。
2.澄江生物群
澄江生物群产于我国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东北帽天山地区的早寒武世玉案山组,距今约5.3亿年。澄江生物群是在特异保存条件下,保存了生物生前未矿化的软体部分,属于特异埋藏生物群,是软躯体化石宝库之一,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

图6-5 后生动物分支系统

该生物群包括藻类、分类位置不明的管栖生物、海绵动物、开腔骨类、腔肠动物类(含栉水母类)、曳鳃动物类、叶足类、纤毛环超门类群(包括:软舌螺类、水母状动物、帚虫类、腕足类)、环节动物类、节肢动物类以及脊索动物等(图6-6)。
澄江生物群所展示的演化模式与达尔文所预示的模式完全不同。它不但证实了大爆发式演化事件在5.3亿年前确实曾经发生,最令人震撼的则是这一事件发生在短短数百万年期间,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的门类和许多已灭绝了的生物突发式地出现于寒武纪地层,而在更老的地层却完全没有其祖先型的生物化石发现。

图6-6 澄江生物群复原图

(自陈均远等,1996)
1—Amplactobulua(巨虾);1a—Anomalocaris(奇虾);2—Eldonia(依尔东钵);3—Saperion(谜虫);4—栉水母类;5—螺旋藻;6—Megaspinella(宏螺旋藻);7—Yujnessia(约克那斯藻);8—Sinocylindra(中华细丝藻);9—Waptia(瓦普塔虾);10—Isoxys(等刺虫);11—Banffia(斑府虾);12—Vetulicolanidla(古虫);13—棘皮动物;14—Leptomitella(小细丝海绵);15—Tiajengia(尖峰虫);16—Choia(斗蓬海绵);17—Leptomitus(细丝海绵);18、42—开腔骨类;19—栉水母类;20—Crumllospongia(钱包海绵);21—Cindarella(灰姑娘虫);22—Rotadiscus(轮盘钵);23—Kuanyangia(开扬虫属);24—Alalcomenaeus(始虫);25—Hazelia(海扎海绵);26—Urokodia(尾头虫);27—Eoredlichia(始莱得利基虫);28—Yunanocephalus(云南头虫);29—Wut⁃ingaspis(武定虫);30—软舌螺类;31—腔肠动物;32—Halichondrites(软骨海绵);33—Quadrolaminiella(四层海绵);34—Cardiodictyon(心网虫);35—Retifacies(网面虫);36、39—Xandarella(海怪虫);37—Microdic⁃tyon(微网虫);38—Misszhouia(周小姐虫);40—Naraoia(娜罗虫);41—Paucipodia(贫腿虫);43—Takak⁃kawia(塔卡瓦海绵);44—Fuxianhuia(抚仙湖虫);45—Acanthomeridion(刺节虫);46—Onychodictyon(爪网虫);47、52—Phoronids(帚虫类);48—Lingulepis(磷舌形贝);49—Xianguangia(先光海葵);50—Maotians⁃hania(帽天山虫);51—Luolishania(罗里山虫);53—Dinomischus(高足怀虫);54—Heliomedusa(日射水母贝);55—Facivermis(火把虫);56—Annelida?(环节动物?);57—Cambrorhytium(寒武怀管虫)
澄江生物群的发现对研究生物进化理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达尔文的传统生命演化理论认为,生物演化是“渐变”的。但我国云南澄江生物群的发现却显示了早寒武世生物的快速演化,在距今约5.3亿年澄江动物群中,几乎现今的各主要动物门类(从低等的海绵动物到脊椎动物等十几个门类)都出现有各自的代表,这种“爆发”式的出现和“突变”式的演化,对达尔文传统的“渐变论”的生物进化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与此同时,对建立一个新的、完整的生物进化理论也将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7.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寒武纪在地质时间上约为5亿7千万年前至5亿5百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
在传统理论上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早寒武纪(5.41-5.13亿年前)、中寒武纪(5.13-5.00亿年前)、以及晚寒武纪(5.00-4.90亿年前)。
2005年之后,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下寒武统拆分,使得寒武系(即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由原来的三分变为四分,起始年代也有进一步修正。



主要生物:
寒武纪还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很短(地质意义上的很短,其实也有数百万年之久)时间内,生物种类突然丰富起来,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着,生物进化除了缓慢渐变,还可能以跳跃的方式进行。
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
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但澄江生物群告诉我们,如今地球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开始不久就几乎同时出现。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8. 寒武纪是什么时代?

寒武纪在地质时间上约为5亿7千万年前至5亿5百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寒武”一词源自英国威尔士的古拉丁文“Cambria”。日文音译,我国沿用。因为是首先在那里研究的,故就地取名。
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芙蓉世。动物群以具有坚硬外壳的、门类众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为其特点,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是划分寒武系的重要依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